艾灸这几个地方可以灸祛百病,e颗艾艾灸养生取穴:
肚子上的长寿大穴——神阙穴
腹部常用的保健穴有很多,我首先来讲讲神阙穴。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神阙”就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因为在中国只有最重要的才会封之为神呀!
神阙穴其实就是我们的肚脐眼,我们在灸神阙穴时首先要平躺在床上。灸神阙的方法有很多。
我们可以在肚脐里填上盐,然后直接拿艾灸在盐上进行熏烤。除了可以用隔盐灸,还可以在神阙穴做温和灸,
温和灸就是用艾灸直接熏烤神阙穴,艾灸时燃烧端离皮肤大概3厘米,这样既可以让热力传到皮肤深层,又不会烫伤皮肤。
温和灸补益的作用可能更好一点,如果想温中、温补,就选用神阙穴。艾灸神阙穴可以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风痫,形惫体乏,
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泻痢,五淋,妇女不孕等疾病。如果是想治病,那么可以每天灸一次神阙穴,大概灸10天以后,
可以休息3~5天,然后再做下一次艾灸。一般来说,做肚脐的温和灸需要20~30分钟的时间。如果只是单纯地保健,
就不用连着灸10天,隔三五天再灸10天,只要能坚持一个月灸一次就可以了。
延年益寿的气海穴和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地方,取穴时我们可以用本书前面讲的横指同身寸取穴法,记住一定用本人的手,
首先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横纹为标准,这四指的宽度为3寸。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气海穴了,气海的位置就是脐下1.5寸。
气海穴,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穴是我们全身的气聚集的地方。所以气海也是个补气特别好的穴位。虚脱、形体羸瘦、
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症都可以艾灸气海穴。有人可能不理解气虚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一上楼就喘,上两层楼就走不动了,这就说明是气不足,也就是气虚。
气虚的人可以多灸这个穴位,这个穴位不但可以补气,还有行气调气的作用。
其实灸气海穴不仅可以治疗气虚,还可以治疗气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气乱,比如有些人老打嗝,这在中医被称作呃逆。
为什么会出现呃逆呢?呃逆的病位主要在中焦,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可由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情志不和,肝气犯胃,
或正气亏虚,耗伤中气等引起。还有一些更年期的女同志也容易出现气机逆乱,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其实这也是属于气机不畅,这种情况就可以灸气海穴。
气海穴再往下一点是关元穴,它的作用和神阙穴有点像,都是温中补阳的穴位。但神阙穴温中的作用更强,就是治疗胃肠疾患的作用更强;
而关元穴补元阳的作用更强,什么叫补元阳呢?就是补肾阳。肾阳虚的病人会出现哪些症状?肾阳虚的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腿痛,或者腰酸、没劲;
男性肾阳不足的话,性功能可能会有问题。关元穴就是一个善于补肾阳的穴位。
女孩子中很多人都有月经不调的毛病,或月经不来,或月经延期,这些都可以通过灸关元穴来调理。
只要觉得阳气不足,气血不畅都可以灸这个穴位。如果有喘不上气,或者自觉吸气吸不到底的时候也可以灸这两个穴位。
只要觉得是虚的病症,都能艾灸关元和气海;如果我们身体不虚,为了让自己更强壮也是可以常常艾灸这两个穴位的。
关元和气海这两个穴位是人体保健非常重要的穴位,我们常灸这两个穴就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有些人会觉得找这两个穴位还是很困难,那怎么办呢?我们也可以在肚脐所在的人体腹部正中这条线上进行艾灸。
我们做艾灸时,就可以拿艾灸肚脐所在的这一条线,这样三个穴位就都可以灸到了。
有人说这三个穴哪个穴对我来说是更需要灸的呢,那就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了,我们可以仔细感觉一下,
在灸的过程中哪个位置下面最热,那我们就可以多灸一会这个穴位。中医讲穴位的使用时,有一个原则,叫离穴不离经。
就是说通常我们在用针刺治病时,找穴位要很准确;但是我们做灸疗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在穴位所在的那个点上,
只要在穴位所在的那条经上面施灸就行了。比如我们人体正中这条任脉,我们在做艾灸时,就可以在这条线上面找对热最敏感的那个点施灸。
专治脾胃问题的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是在上腹部,脐上4寸的位置。找此穴的方法是先找到胸骨下端,然后找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此穴。
胸骨下端到肚脐这一段是8寸,中点也就是脐上4寸就是中脘穴了。
艾灸中脘穴有什么功效呢?艾灸中脘穴可以保养脾胃,还可以通腹降气。其实我们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的功效,
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所以这个穴位主要可以治疗一些脾胃疾病,比如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反酸、呕吐、便秘等,
此外对食欲缺乏、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有效。
只要是脾胃不好,都可以艾灸中脘穴来治疗。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脾胃对于人的身体很重要,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