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藏医的修德养生


元旦尖措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养生要先养德,德不修则寿损。宇妥元旦贡布曾经说过,对人要“心力正而义广胸怀,常怀慈悲贤良菩提心。”因为一个人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那么就会被名利私心所桎,终日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遍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无法延年益寿,只会加速机体的衰老。那么,正确的精神内养应该达到怎样的境界呢?《四部医典》中说:“情志赤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五故豁达丰美呈焕发。”也就是要调摄精神,避免情感的大起大落,防止气息逆乱,阴阳失调,这样方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人们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良好的情绪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般境界的做人准则
一般境界的做人准则为守信,常做好事来补过,争做别人不愿做的好事,凡事要慎察,三思而后行,不轻信人言,不说慌言,不泄密,对仁者要说心里话,对敌人要耐心教化,尊敬师长,爱怜惜贫,互相帮助,勤俭持家,有恩必报,谦逊不骄,知错悔改,知足思乐,好施善舍,不嫉高贵,不鄙下人,不谋人财,不做后悔之事,不报复,不赌博,待人正直,宽宏大量,凡事兢兢业业等。
高境界的做人准则
高境界的做人准则是拜良师学习,知识要渊博,明事理;严格遵守佛教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离间、不恶言、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怒、不邪见等十不信条;从身、语、心三方面进行全面修养,发菩提之心,即发慈悲、博爱之心。藏传佛教认为,爱戴生命、珍惜生命是菩提心的基础,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无论是庞然大物,还是最脆弱的微生物,它们的生命没有大小之分,不得任意暴殄。杀生害命是大逆不道的,因而要悲怜众生,恩被虫豸草木,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全文完)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