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免疫机制被揭示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研究室博士生导师王润田教授等人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免疫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黄芪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提供了实验依据。日前,该项研究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中药治疗烧伤是我国治疗烧伤的一大特色。中药黄芪、参麦注射液在烧伤临床治疗中已有应用,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特别是有效治疗的免疫机制是什么?两种中药怎样使用才更为科学合理?一直是中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研究中,王润田等人首先依据烧伤病理学技术原理制作了III度烧伤的小鼠模型;然后依据细胞生物学技术原理、半定量RT-PCR技术原理,观察和检测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酸性磷酸酶活性、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信使核糖核酸(TNF-mRNA)和白细胞介素-15信使核糖核酸(IL-15mRNA)表达,还观察和检测了烧伤后使用中药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上述4项指标变化情况,并与只烧伤不给药、不烧伤只给药及既不烧伤也不给药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上述4项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了烧伤后给药与不给药组小鼠的存活率。
结果发现,烧伤可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降低,胞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IL-15mR鄄NA表达波动,TNF-mRNA明显升高,小鼠死亡率上升;烧伤后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小鼠巨噬细胞功能,但不能降低烧伤后TNF-mRNA的高表达,不影响IL-15mRNA表达,也不能提高烧伤小鼠存活率,提示黄芪只对烧伤所致巨噬细胞功能减退治疗有益;烧伤后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改善小鼠巨噬细胞功能不及黄芪,也不影响IL-15mRNA表达,但能显著降低烧伤后TNF-mRNA的高表达,提高烧伤小鼠的存活率,提示参麦用于烧伤后高TNF-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有益;烧伤小鼠的早期死亡可能与TNF-mRNA的高表达有关。
这些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参麦注射液,同时伍用黄芪注射液,既能降低TNF-高表达,有益于控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提高烧伤小鼠存活率;又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功能,有益于控制烧伤后感染,从而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黄芪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