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子宫后壁包块的中医治疗医案


李xx,女,41岁,成都市工厂职工。1989年3月19日初诊。
自诉:此次我们厂体检,查出我子宫后壁有包块二个,大小如两个月婴儿大,又去大医院妇产科检查,结果相同,医生建议我做手术,本人不愿,因来求治。
检查:诊脉沉弱涩,舌质淡,无苔。原有子宫肌瘤,1988年2月做过一次手术,刚好在一年之后又复发,不愿再做摘除手术,更不愿做子宫全切术,现无任何自觉症状,月经基本对月,一般三天即净,月经中夹有瘀块,面有瘀斑。
辨证:气虚血瘀,结为癥瘕。
治法:补气活血,化瘀消癥。非汤剂所宜,当以丸剂徐图之。
处方:
黄芪60克党参30克当归30克丹参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生地30克赤芍30克 蟅虫30克 甲珠30克水蛭30克枸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覆盆子30克 建曲30克鸡血藤膏30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一丸。感冒、咳嗽即停服,愈后续服。
6月18日二诊:月经中瘀块减少,面部瘀斑变浅。上丸方加山药、半枝莲各30克,继进一剂。
8月13日三诊:8月10日去医院B超检查子宫后壁包块一个已消失,一个已缩小为1.5厘米1.2厘米,原方继进一剂后于10月22日去医院复查,包块已消失。形体亦丰,过去容易感冒,自服丸药至今未患感冒。
按:包块属祖国医学癥瘕积聚范围,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总因正气不足,邪气乃踞,其形成也渐,其去也慢,攻之太急则伤正气,正伤则不能运化而邪反固矣。故以攻补兼施之法,且为丸剂缓图,使之徐徐渐化,往往病愈而形体亦丰。方中黄芪、党参、枸杞、菟丝子、覆盆子扶正,其余诸药皆补血活血、化瘀消癥之味。连服三剂,包块消失,形体亦健。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