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银翘散合小柴胡汤、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小儿高烧


李,女,7岁,成都市小学生。1995年6月11日初诊。
其父母代述:发烧已三天,住医院打针输液也已经三天,高烧始终不退,每天昏睡不吃东西,真是急煞人,因朋友介绍,特来求治。
检查:诊脉浮数,舌红,咽痛、扁桃体肿大,有黄白色脓点,昏睡,寒热如疟,呕吐。“体温最低38℃,最高42℃,经常是39℃,上午要清醒一些,喂水喂牛奶知道喝;下午病重,昏睡,四点以后体温不断上升,半夜十二点至三点,此时体温就是42℃或43℃,三点以后体温逐渐下降,五点以后就清醒了,烧也自动降下来,不管是否吃药打针都是这样,很有规律,医院退烧的办法都用过,还是这个样子。”
辨证:脉浮数,舌红,咽痛,扁桃体肿大,乃外感风热为银翘散证;寒热如疟,呕吐,为小柴胡汤证;暮热早凉乃青蒿鳖甲汤证。
处方:银翘散合小柴胡汤、青蒿鳖甲汤加减
银花15克连翘15克 射于10克马勃10克 柴胡15克黄芩15克 姜半夏10克竹茹6克 青蒿10克 鳖甲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 建曲10克甘草6克
一剂
6月12日二诊:昨晚服药一次,烧退,但半夜12点发烧又作,又服药一次,直到现在(6月12日上午10:30),体温都是正常的。孩子已下地玩耍,并吃了早饭,喝了牛奶,无其它异常现象,输液、西药俱已停止。效不更方,按上方加炒谷麦芽再服二剂。
6月14日三诊,病儿已完全恢复,下午办了出院手续,除饮食欠佳而外,余无不适.予竹叶石膏汤加建曲、炒谷麦芽二剂。
按:有的人以为中医不能医急性病,完全是误解。《伤寒论)、《温病条辨》煌煌臣著,即是医急性病之专书,试想现代医学发展并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百余年之前皆是中医中药,而中国人绝不因无现代医药就不患急性病?!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