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通阳逐瘀法治疗胸阳不振,脉络瘀阻之高血压病


通阳逐瘀法适用于胸阳不振,阴寒上乘,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之高血压病。证见头晕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涩或结代。常用方药:丹参、瓜蒌、薤白、桂枝、茜草根、郁金、三七、桃仁、红花等。或用自拟参七散(西洋参、川三七、鸡内金等量焙干研末)长期服用,或配以汤剂,对于高血压病伴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疗效尤著。
如治李,53岁。胸闷心悸,夜寐烦躁,腰膝酸软,纳呆脘闷,舌淡紫,苔白腻,脉结代,血压:190/112毫米汞柱,胆固醇220毫克%,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心脾之阳不振,阴寒之气上乘,气血运行不畅,经筋络脉失养。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
处方:丹参、山楂各30克,郁金、葛根、桃仁、黄芪、赤芍,桂枝各10克,牛膝、桑寄生各12克,配服参七散3克(分2次冲服)连服半个月,血压降至正常,诸症明显好转,惟胆固醇,血脂仍偏高,常有胸闷不适之感,嘱服参七散一个月,胸闷心悸消失。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