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脊椎炎(脊骨疼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刘xx,女,28岁,农民。1966年11月3日就诊。患者两年前因生孩子(未满月)而受风寒,当时背冷脊痛,经某医院检查,诊为“脊椎炎”,曾服中西药治疗,背冷已消,脊痛仍在。来诊时,脊骨疼痛,入夜较剧,脊背硬直,腰酸怕冷,纳差乏力,二便正常。
检在:舌质淡、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检查;脊柱外形无异常变化,但活动不便。
辨证:肾阳虚损,风寒内侵,督脉阻滞。
治法:温补肾阳,祛风散寒。
处方:熟地20g,鹿角胶15g,菟丝子30g,附子6g,肉桂10g,川牛膝30g,狗脊30g,羌活、独活各12g,防风12g,当归15g,炙甘草6g,黑豆30g(引)。
二诊(11月18日):上方服十五剂后,脊骨疼痛稍有减轻,食力俱增。药症相投,病有生机,仍守原方治之。
三诊(12月8日):服上方二十剂后,脊骨疼痛基本消失,其它诸症均有减轻。
按:脊骨疼痛,临床少见,个人临证只遇两例,采用上方治疗均效,其病机多为房劳过度,肾气亏损,督脉空虚,风寒乘袭,脉络阻滞所致。故用药以温补肾气、强壮督脉、祛散风寒、活血止痛为主。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