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艾灸之后常见的排病反应

29个艾灸必知的灸后反应,我们都要知道如何应对!我们艾灸过程中, 或者是艾灸之后,会出现的各种异常反应,但是无需过于担心,因为它们都是常见现象,也是用来判断艾灸效果的依据。我们就来看一下,各种灸后反应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应对!1、温热:正常反应,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无需处理)2、局部皮肤凉:相应经络不通 ,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继续艾灸)3、烫:经络不通,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用手揉,降低温度,疏通经络)4、痒:体内有风邪,与肝有关、与湿有关。(用手揉)5、粘汗:湿气重,与脾有关。(继续灸)6、冷汗:寒气重,与肾有关。(继续灸)7、手心冒凉风:体内瘀,有寒气。(继续灸)8、鱼际穴冒凉风:肺部有寒气。(继续灸)9、百会冒凉风:体内寒气重,阳气少。(补阳)10、关节冒凉风: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继续灸)11、三阴交冒凉风:有妇科炎症。(继续灸)12、涌泉冒凉风:肾阳虚。(继续灸)13、百会冒热风:虚火旺。(上焦少灸或不灸,先疏通后再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14、鱼际冒热风:肺部有热。(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涌泉)15、手心冒热风:心肺火旺。(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排病反应后正常灸)16、手心冒汗:心气虚、脾气虚。出粘汗--湿气重;出冷汗--寒气重。(继续灸)17、膝盖冒热风:胃火旺。(灸中脘泻胃火,少吃辛辣食物)18、涌泉冒热风:肾阴虚。(继续灸)19、左热右凉:血瘀或血虚。(右侧疏通时多加强)20、右热左凉:气虚或气淤。(右侧疏通时多加强)21、忽冷忽热:阴阳不协调,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继续灸)22、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有风邪,与肝有关,且湿气重。(红白点会自动消失)23、烦躁:体内有虚火。(继续灸,但灸时不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24、不热:体内寒气重与热抵消;最近太 疲劳,气血虚感不明显。(加大灸量)25、酸麻胀痛: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时的反应。(加大灸量,疏通相关经络)26、越来越凉或冷: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加大灸量)27、头晕、头胀: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秩序渐进灸,5次后可灸大椎)28、想睡觉:气血补充足后,改善了脑部缺氧状态,使脑部放松进入自然睡眠状态。(继续灸)29、鼻流清涕:肺部有寒气,身体免疫力差,近期感冒未愈。(加大灸量)艾灸,不能忘了灸腿人体是个圆,腰腹部是上半圆,腿就是人的下半圆,如果不灸腿,气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环,单灸腰腹部,气血只在上半圆局部打转,气血就没有往下走的引导,特别是在你的上半圆灸量过大、经络不通时,上火是不可避免的。灸好腿,养好命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脚根。四根的根本,是脚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双脚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1、腿是“第二心脏”!人体血液运行包括动脉和静脉。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堪称人体“第二心脏”。2、腿是“交通要道”!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维持着气血的上下通达、循环往复。3、衰老从腿开始!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且双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4、腿是“疾病反映区”!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钙有关、肿胀说明脏腑有病、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及时发现症状,利于早期防治疾,治未病。灸腿的好处太多了1、引火下行:很多灸友反馈艾灸后上火的情况,大概是因为秋季干燥,艾灸后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涌泉),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但是,有的人采用艾灸足三里、涌泉的方式引火下行并不管用,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是瘀堵体质,特别是中焦堵住了,想引火下行也无法引下来,那该如何处理?1、虚火往上走,可以在耳尖、大椎放血,上火问题基本就解决了。2、可以配合一些药物来调理你的瘀堵体质。3、配合一些刮痧、拔罐、刺络等方式,来打通瘀堵的地方,让艾的力量可以在经络里畅通。4、自己不会处理的话还等什么?及时就医解决。2、润肺濡肠: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3、滋阴补肾: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4、解决手脚冰冷:虽然气温还没用大幅度降低,却已经有灸友反馈手脚冰冷,可见是肾阳虚比较厉害了。阳虚即寒气重,寒凝则气血凝滞,气血传递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气、促进气血循环,解决手脚冰凉。六大腿部穴位可以常灸血海: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足三里:增强脾胃的运化生血能力,脾胃差、体虚必灸!三阴交:健脾益血,通调肝脾肾三经,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太溪:清热生气,滋阴益肾涌泉:引血归源,引火下行,阴阳不调、体寒易上火,都可灸它!太冲: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肝气瘀滞者必灸!建议:如果您在头面部、腰腹部穴位灸量较大时,日常一定别忘了灸腿部的穴位,可在上述穴位中取一两个施灸。可先灸上面的穴位,再灸腿上的穴位,也可以同时灸。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