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葛根汤 / 正文

被忽略的“感冒第一方”麻黄汤

感冒的治疗,有首经方非常好用,被称为“治疗感冒第一方”。它就是出自《伤寒论》中的“葛根汤”。为什么它能力压“麻黄汤”“桂枝汤”成为“第一方”,怎样通过掌握3个关键点用好这张名方?就跟陈建国老师来学习葛根汤的临床应用——我第一次感受葛根汤的神奇疗效是从治疗腰痛的患者开始的:男性患者,50岁,剧烈腰痛5天。既往有腰痛病史,曾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5天前出现剧烈腰痛,疼痛放射至右大腿,不可下地行走,故住院治疗。经腰椎CT检查明确诊断为腰4-腰5和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若症状不缓解则准备手术治疗。予静点甘露醇治疗2天后,疼痛症状无缓解,邀中医科会诊。刻诊:平卧位,不可转侧,痛苦面容,恶寒,恶风,无汗,直腿抬高试验(+),舌质淡红,舌边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处方:葛根60g,麻黄18g,桂枝18g,白芍15g,生姜12g,炙甘草12g,大枣20g,茯苓20g,苍术18g,羌活12g。免煎剂2剂,每剂分两次冲服,温覆。服药半剂后微有汗出,症状缓解;6小时后服半剂药物后出现呕吐,后未再服药。次日查房,患者正在病房散步,诉腰部及下肢无疼痛,故未用中药和静点药物。第三日患者因症状缓解出院。在日常当中,用葛根汤治疗感冒的机会更多一些:患者,男,48岁,咳嗽4天伴恶寒1小时。近日停暖气后,患者在家受凉出现咳嗽、咽痒,无头痛,自服感冒冲剂、金莲花等无效,昨晚出现胸痛1次。刻诊:症见轻咳、恶寒,今晨出现周身酸痛,无汗,舌质淡,苔薄,脉浮紧。处方:葛根20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5剂免煎冲服。上方第一天服2剂,当天周身关节疼痛消失;第二天服1剂后感冒痊愈。经方治疗外感 有代表性的是麻黄汤和桂枝汤,但为什么经过实践,现代人感冒应用葛根汤的机会很多呢?这是因为与古人相比,现代人大多体力劳动少、锻炼不足,更像我们中医经典当中描述的古代“尊荣人”。所以现代人一旦外感,更容易出现介于外感表实的麻黄汤证与外感表虚的桂枝汤证之间的葛根汤证。应通过阅读古籍原文,来领会这张方:《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以上条文都提到了“太阳病”,即葛根汤是治疗太阳病的。什么是太阳病?张仲景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象可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气血分布,脉浮则说明人体更多的气血被调动到体表或者上部,这是一种病理状态;且其临床表现是头项强痛,也就是说正邪交争于表,故有恶寒、疼痛。这好比中国古代的守城战,当敌人来攻击城墙和城门时,守城者首先会动员城墙上的守将去抗击敌人,如果无法抵挡就会再从城内调更多的士兵上去帮忙。人体也一样,当外邪来自体表时,人体会第一时间鼓动卫气抗邪,接着会调动人体内部更多的气血到体表抗邪,客观反映出来就是脉浮。而当体内气血更多地调动到体表抗邪时,体内气血就相对变少,此时人体又会自发地保护人体的重要脏器,即通过收缩体表的肌肉,把更多的气血调回体内,故出现恶寒、身痛、发热或不发热等症。我们再看太阳病的其他症状:项背强几几(颈项、背部牵强不舒,俯仰不能自如)、无汗、口噤(嘴张不开了),这说明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骨骼肌的拘急疼痛,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痛即是腰背肌肉的拘急疼痛。所以,葛根汤还可用于治疗骨骼肌疼痛。《伤寒论》中记载的葛根汤方药组成和剂量如下:葛根汤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根据今天的实际,我们应用葛根汤治疗感冒时不必拘泥于原方的剂量,按照古时一两以3g或5g折算均会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在市场上有销售葛根汤的中成药,大家应用起来更为便利、安全。在我们应用葛根汤治疗感冒时,要把握3个要点:1.必有恶寒或恶风。恶寒或恶风一部分是自觉症状,一部分是许多症状遇寒或遇风后加重。2.伴有或不伴有发热、身体疼痛、腰痛、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特别是部分人同时有项背拘急更为合适,在以上症状基础上伴有腹泻,仍旧为适应症。需要强调的是其中的咽痛,一定是遇冷出现或遇冷加重。3.寸脉浮而拘急,同时尺脉沉。这一条为有脉诊基础者需要把握和体会的。根据临床实际,葛根汤确实是特别适用于今天的感冒第一方。但对专业的中医,只要理解深入应用得当,对于临床常见的比如痛经、颈椎病、落枕、腰背疼痛、腹泻、腹痛等,都有应用的机会。【葛根汤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是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证的常用方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相关文章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7004542号-3.考针灸师证.考师承证.技能证书报考点击客服咨询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