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不仅能大补阳气,还能散寒。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
张仲景在《风寒杂病论》中所提到的附子理中丸,正是借助附子的全阳之气,调理人体的脾胃。
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遂名曰“附子理中丸”。
先来看看组方:
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方中附子温阳祛寒,配以炮姜温运中阳,白术健脾燥湿,人参益气健脾,炙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五药配伍,有温阳祛寒,益气健牌之效。
主要调理:
温中健脾。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下面来说说用于哪些方面:
1.腹泻:
对于明显是受寒或食生冷而引起的水样腹泻,没有肛门灼热感,没有里急后重感的,都可以使用,对于稍食生冷就腹痛腹泻的脾胃虚寒型人群,可在冬季服一段时间,但不可长服,以防附子药性过热。
2.脚癣:
将本品研极细末,加蜂蜜调为膏状或加水调为糊状,涂敷于患处,外以纱布覆盖,每日换药2~3次,经过2~3天即可获愈。
3.慢性盆腔炎
古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病邪内侵,导致湿热淤毒,滞留下焦,日久则气血淤滞,络脉失和,甚至结成淤块。故治疗需以行气活血,清利湿热为主。
4.小儿多涎症
小儿终日流口水不断,口水清稀,舌质淡红,舌面上津液汪汪,几欲滑脱。不敢吃冷食。脾胃阳虚明显。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治愈。
《附子理中丸》的8个作用,非常“诱人”,可惜无人知晓
5.胃脘疼痛
胃脘疼痛,食少纳呆,舌淡苔白,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
6.痛经
附子理中丸加补中益气丸服用。
7.手足冰凉
附子理中丸补阳气、理脾胃,适量服用可改善手脚冰凉。
8.醉饭症
患者大多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清冷,胃寒怕冷,舌质淡红,苔白厚,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
中医讲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药理也是随机应变,千变万化。我们在面对病症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意见,谨遵医嘱,切忌盲目用药,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